时间: 2025-04-01 21:23:59 | 作者: 火狐电竞app官网
在近日的一场峰会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著名经济学家黄奇帆围绕“以改革化解难题,以开放促进发展”这一主题,对最新重要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
他从经济发展视角,聚焦改革与开放,为破解当前经济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尤其是在房地产、地方债务、长期资金市场等领域,他剖析了问题根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2,地方政府债务沉重,65万亿的债务,使得现在地方要出力使不上力,负担重。
3,中国长期资金市场20多年一直徘徊在3000点左右,比较低迷,没有体现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或者让老百姓共同富裕的功能,所以长期资金市场也有问题。
跟“用改革来化解难题”最相关的就是房地产,中国房地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最近四年——从2021年到2024年,出现了重大的调整。
这个调整,如果你是根据年度的指标环比、同比这么算,每年几个点看不出到底跌了多少。你要把2024年的指标跟2020年的指标比,这就知道四年跌幅有多大。
这个2020年是22亿平方米,2024年总的12个月数据还没出来,根据前11个月的数据,然后再加一个月估算,是6亿多平方米。
大家想象一下,本来22亿,现在6-7亿,跌了65%,这是一个严重的下跌。
一手房销售2020年销了18亿平方米,去年销售量是5亿平方米,也差不多跌了60%几。这是两个60%几。
2020年全国土地批租8.7万亿人民币, 2024年预计就在3万亿,这是比较乐观的。1-10月份的土地批租量,实际上就是2万多亿。就算后边两个月又加了1万,也就三万多亿。
大家关心的就是房价。房价,总体上跌了40%-50%。2024年底指标还没出来,到11月份,全国的统计指标跟2020年的房价比,跌了40%。有的地方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点等等。
房地产一直占中国全部金融系统贷款融资的45%。去年老百姓买房的愿望大幅度下降,所以,按揭贷款的年度量比2020年减掉50%。开发商,它倒是想要钱,但信誉不好,负债率极高,银行不敢再大量借钱给开发商。所以,开发商的融资能力也大幅减弱,这个减弱,也少了50%。
在这个意义上,你当然可以说,中国房地产出现了很严重的调整,是20年来最严重的调整。
房地产事业是90年代起来,到了2000年、2010年,整个20年其实没有一次像样的调整,一直是一路歌舞升平、一路发展。
大家现在对房地产有一种担心,认为中国调整的幅度,甚至比日本还严重。第二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危机是否会引发美国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因为,所谓次贷危机就是房地产危机带来的危机。
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中国的房地产没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基因,也没有日本房地产20年拖累经济的基因。
第一,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美国政府在2000年遇上了互联网泡沫危机和“911”以后,美国经济低迷,为了启动经济,搞的破天荒的、违反经济规律的决策的结果。
它当时定下,所有美国人,买房通通可以零首付,一点本金都不要,你可以去买一套房,买了以后,房价如果涨了,涨20%,贷款占整个价值的80%,等于有20%的本金了。
美国政府还允许老百姓套现,再借一次钱,把里边增值了的、变成本金的20%套现。套现可以养家糊口,可以吃饭旅游,可以消费。
因为有次贷,房地产销售非常敞亮痛快,银行发放次贷,也不怕银行倒闭,银行把次贷打个包,作为CDS债券,在美国的长期资金市场发债,而且还可以放大40倍,也就是你有一亿买债券可以买成40亿,可以透支。
最后,次贷危机来了,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发整个海啸,形成全世界10万亿美元的资产坏账。
中国房地产,中国政府从来都很清醒,没有允许任何地方、任何企业搞零首付。如果有零首付违规,只要发现,一定把它毙了。
第二,中国房地产的各种不良债务,从来就没当作一个包去发债券,让你高杠杆地发。
所以,总而言之,房地产如果有破产是一个企业的破产,如果有坏账,是局部的坏账,
它没有几十倍杠杆变成金融市场的坏账,也没有发疯一样的高杠杆、零首付让老百姓买房,变成许多泡沫。
中国房地产,哪怕现在有问题,那是一个库存太大的问题,是一个去库存、去产能的问题,是房产公司负债率比较高的问题。
总之,不要把中国房地产糊里糊涂地去跟美国联系在一起,跟次贷联系在一起,然后想象一下,有多么可怕。这么想,是自己自乱阵脚,把事情夸大了。
第二个概念,我们也不要把这次房地产的调整,跟日本90年的房地产调整放在一个台面上去讨论,这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两件事。
这个日元升值和贬值是美国人对付日本人;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日本自己又没有有效的抵御方式,最后被美国打了一棍子,是一个世界级的金融的“割韭菜”。
这是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从90年到现在,20年过去,它现在的城市化率也就是78%、79%。意思就是,90年代,日本城市化率到了顶峰。到了顶峰以后,房地产泡沫后,大量房子甩出来,没有农村人口进城可以接盘,最后就憋在那里,大家憋着。
总之,房地产也是龙头产业,房地产一萧条,跟房地产有关的制造业有四十多个行业,机械、家电、建筑行业,各种各样的产业都会衰退。
中国的城乡融合,从宏观上会为今后20年住宅类的房地产发展提供一种基础性的需求。刚需还是在的,慢慢地会释放。
当下直截了当的对房地产的拯救,至少国家在三中全会以后,在9.24会议后,各部门布局的措施里,在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里,体现了至少有5种措施。
国家在去年初拿3000亿,到了九月底,明确宣布拿3万亿,我估计到明年,还会有个3万亿,甚至变成6万亿。
这个库存,至少会带出10万亿的现金流回不来,回不来房地产商就资金链断,断了以后就出现各种各样的三角债问题。
如果我们的祖国拿几万亿,现在房价是比正常价格打了6折、7折,打6折的情况下,本来1万亿买1亿平方米,现在可能买1亿6千万平方米,可以多买很多的房子。
政府可以用这个概念,买10亿、15亿甚至20亿平方米的库存,把房产商的库存,变成国家储备的国有产权的房屋,租赁给老百姓做公租屋。
公房是给老百姓、城市居民居住的,香港地区有50%,新加坡有70%,一般的国家会有20%-25%。
我们也明确,要建立20%-25%左右的国家产权、但给老百姓居住的保障房。
因为过去这些年房地产过分发热,我们政府手中的保障房只占居民需要总量的5%。
我们10亿人口,假如说有2亿人是需要政府保障房的,一个人10来平方米要20多亿平米,现在有5%在手中,还要增加15、16个点,那么就需要买10亿、20亿平方。
如果买了以后,政府手中有了这20多亿平方米,就能够给2亿城市居民——不管农民工进城要租赁房,还是大学毕业生当时买不起房,要租赁,总之就能够更好的起到保障作用。
5万亿到了债权人手中,债权人又会还它的债务,两次、三次一循环,就可以使十几万亿、二十万亿的三角债出清。
因为你是打了六折买房,然后你租赁给老百姓做公租房,商品房每个月的租金也差不多打六折。就等于商品房买的,商品房出租,一样,投入产出是平衡的。
你把这笔租金作为REITs,在长期资金市场上发ABS债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发了以后,这个债券是可以有4%左右的利息收入的。
所以,这件事一举三得——市场增加了老百姓理财的资金资本;政府多了20%人口获得保障房居住的能力;房产商把自己十年、二十年积累的卖不掉的库存打了六折卖给了政府。
进一步提出来,2万个镇里乱糟糟的比较老破旧的房子,也应该放到这种改造里,因为它就是城市的一部分。
在这一次改造以后,进行调控,会把现在房产商80%、90%的负债率,着力降到50%左右。
包括香港,香港是炒房地产的祖宗,香港所有房产商平均负债率30%-40%。
中国出现了80%、90%,是因为我们买地的钱是借来的,造房子开发贷又是借来的,房子还没造好卖出去按揭贷款又是借来的,三个负债率叠在一起,这样就80%、90%的负债。
这里边是我们在源头上没管好,这地方不要发明创造,就按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买地的钱,不能80%、90%由银行背着,而是要用自有资本,这是个铁的原则。
你不能让它负债,然后地价翻一翻,300万/亩变1000万/亩,增加的钱全是银行后边堆,这样的话,房地产商出格的“地王”都一定会出现,所以这件事必须在源头管住。
第二个,老百姓按揭贷款,绝不能把首付给丢了,丢了就要闹金融泡沫、金融灾难。
现在全国有九万多家,我们14亿人,城市居民9亿多人,每1万人摊上一家房产公司——世界之最。
所以中国全民炒房——哪个行业在过去十年不开个房产公司,好像吃了八辈子的亏,都搞房产。
我自己认为,两三年以后,大家再来一次统计的话,中国房产商企业注册为开发房子、造房子的企业,会降到2万家以内。
中国的房价,在2020年,家庭收入的23年-30年买一套房,这一个国家有统计;全世界,一般家庭收入的7-10年买套房。
这么一来,现在的房价跟老百姓收入比,已经不是二三十年买套房,是10年-20年买套房。
如果今后10年房价不会马上又往上涨,但每隔十年GDP翻番,人均收入翻番,这样一个时间段,收入跟房价比,就会从现在的10-20年缩小到8到10年,跟世界合理的性价比相当。
人的一生,工作四十多年的收入,六分之一的钱买套房——世界上房地产有个概念,一生的六分之一的收入买套房是合理的;如果你不买房子,租房,一年收入的六分之一租套房也是合理的。
如果一年收入的50%租房,你房子的成本过高,你不该租那么大、那么高的房子。中长期来说,城乡融合会为城市提供大量人口,会把房地产过剩的产能吸收掉一块。
至少今年房地产不再负拉动,它也不一定正向推动,这样其他产业该有多少点就多少点。
这样的话,止跌回稳以后,我们不希望房地产价格又来五年翻一番。但至少,15年、20年,随着GDP翻番,房地产业同步增长,这是会出现的新格局。
这里边有个概念,40年改革开放,中国各种经济指标都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幅度提升。但人民币国际化指标,40年前占全球比重2%-3%,现在也是2%-3%,没变化。
,它的GDP占全球25%,它的货币的贸易清算占50%,国家的外汇存底中的美元比重占60%。
,比如欧共体27个国家,日本、韩国、英国、加拿大等等。他们是GDP占世界多大比重,货币也占多大比重。比如日本,在1995年GDP占全球14%,日元货币占全球的比重13%左右。
这些国家GDP总量占全球50%多一点,他们所有的货币的比重占全球货币5%。我们的GDP占全球现在20%,但我们中国货币占2%-3%,跟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档次。
如果今后20年,中国成了世界经济强国,我们GDP到了世界25%甚至30%,我们的货币比重还是2%-3%吗?当然不对。我们不会提出来说,我们要取代美元,要变成全球第一强势货币等等,这个都是空中楼阁,现在不用去谈它。
至少眼下,2050年前的目标,应该是如上所说的,这个目标代表了一种新的要求,所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如果解读一下,大家会觉得,中央对于下一阶段中国的开放体现了一个精神,就是中国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绝不会关闭。
文中提到中国的户籍人口城市化率48%,可是中国的现实并不一定能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也不一定农村人口进入了城市生活,都是将“户籍”转入城市,因为中国的户籍特别是在特大城市或省会大城市外,其他城市户籍并“无用处”,所以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并不是特别需要办理户籍转移的,因此所谓的中国城市户籍率,也是很不准确的,或者说那就是个数学而已。
从古至今,房子只有一个居住使用的属性,剩下一百多个作用都是强加的,多余的。本来房子的买卖和银行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的,有钱你就可以买房子,没有钱银行伸出手贷款让你买房,银行不是不知道,一旦你无法还清贷款,你的房子和钱都会两空,银行起码会得到房子,银行是国家开的,银行为何会把钱贷给你,是银行的行长,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会得到一大笔提成,分红,奖金。 300万的房子,首付40%也贷,降首付30%也贷,零首付也贷,为什么?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秘密,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