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封面人和事】推进金融开放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24年第6期封面回眸_火狐电竞app官网_火狐电竞官网入口-火狐电竞app官网

【重说封面人和事】推进金融开放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24年第6期封面回眸

时间: 2025-04-09 04:11:05 |   作者: 火狐电竞app官网

  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集聚了包括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要素市场。2024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金融开放格局不断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揭牌成立,中外资金融机构加快集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

  上海陆家嘴从一片待垦之地崛起为金融地标,见证了无数金融传奇在此开篇。上交所的钟声年复一年,敲响资本汇聚的强音,助力企业腾飞、财富涌流。外资机构纷至沓来,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全新理念与本土智慧碰撞交融。

  如今,陆家嘴论坛作为中国金融管理部门释放重要政策信号、对外发声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对促进和深化金融领域的全球对话与合作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2024年6月,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如约举行,“一行一局一会”主要负责人齐聚上海,对经济发展形势及未来金融政策方向作了重要阐述。《中国金融家》记者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全景式还原论坛盛况,记录现场发声,奏响了深化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新乐章。

  回顾是沉淀,更是蓄力。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又如何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细数金融硕果,共赴新的征程。

  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任务和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2024年8月,上海市修订出台《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涉及金融体系建设、金融改革开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督管理协同与风险防范化解、金融人才环境建设、金融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法律框架和清晰的目标指引。

  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集聚了包括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要素市场。2024年前三季度,在沪金融市场交易额超2633万亿元,同比增长3.4%,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2%;上海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明显,拥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超177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6)中上海保持前十位。

  “2024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金融开放格局不断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揭牌成立,中外资金融机构加快集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建议》,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随之设立。”1月4日,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在2025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表示,2024年,上海金融改革深入推动,配合证监会出台“科创板八条”,上海推出“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上海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上期所有色金属板块期权实现全覆盖。

  另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逐步提升,如实施股权投资“32 条”,加快建设股权投资集聚区;落地落实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上线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推出加强上海市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九方面措施,加大信贷、保险、债券、股权、担保等支持力度;印发《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逐步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陶昌盛表示,2025年将体系化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慢慢地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具体而言,加强“五个中心”建设协同,快速推进落实浦东综改试点方案、自贸区80条等政策,一直在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各类主体更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深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落地更多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实践案例,同时也加强协同联动,加强风险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逐渐完备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全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扩大外资业务营业范围,确保“准入又准营”。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和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外资银行总资产3.90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7家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2.82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表示,稳步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目前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格局。具体而言,按照“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一直在优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制度体系。一是不断的提高债券市场开放水平,境外投资者既能够最终靠直接入市的方式,也能够最终靠“债券通”“互换通”等相互连通的方式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二是不断丰富债券用作抵押品及保证金等功能,让投入资产的人手中的人民币债券“能用”“好用”。三是持续优化投融资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合格机构投资的人跨境资金管理,简化入市投资流程,推动完善免税、降费机制等。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占比已升至第三。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稳步增强,已成为全世界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和第六大储备货币。截至目前,我国已在32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4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增强债券市场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跨国公司资金池等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近日,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对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作出一系列部署并强调,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与合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