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01 21:25:25 | 作者: 新闻中心
【链接一】新华社东京(2022年)7月8日电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8日在奈良县奈良市街头演讲时遭枪击,经数小时抢救后不治身亡,终年67岁。
【链接二】新华社纽约(2024年)7月13日电 据美国媒体13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天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举行的竞选集会现场发生枪击事件,特朗普被特勤局人员护送离开。一名涉案枪手已被特勤局击毙,另有1名集会参与者死亡。
回放两起枪击现场录像我们显而易见,安倍晋三在遭遇第一枪袭击后,首先是转身回头一望。他为何需要回头一望呢?也许在极短的时间,脑子里某一神经回路向他发出了指令,要保持公众对政治人物刻板的、固有的形象风度——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又或许是某一根筋向他发出指令,要理性地判断这是什么响声?是枪声吗?这枪声有没有危险?等把这一切搞清楚了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但同样是遭遇枪击,特朗普第一时间就迅速蹲下,而且完全是出于下意识地,未经理性判断地。也就是这一下意识的、未经理性判断的躲避,使他只是“像被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咬了一口”,而另一集会参与者Corey Comperatore做了他的替死鬼。假如安倍晋三第一时间也是迅速蹲下(或趴下、倒下),兴许又是另一种结局也未可知。可惜历史只能回放,没有如果。
同是遇刺,两起突发事件结局迥异,大概率有运气成分使然,缘何会与风马牛不相及的不积极的情绪发生交集呢?这与不积极的情绪有什么联系?
要搞清这一点,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不积极的情绪,这就要从当下一个热门话题——抑郁症说起。
说起抑郁症,人们要么讳莫如深,要么谈“抑”色变。任何一个被抑郁症打击过的人都会跟你明确说,抑郁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在他们看来,全世界都是一种极其单调的、沉重的,甚至让人绝望的灰色,整个身体就像是一副被掏空、被彻底放了气的皮囊,以至于产生无价值、无助、无望的心境。
抑郁症固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抑郁情绪——一种暂时的、轻微的、可以自我恢复的情绪低落状态却几乎会在每个人身上出现。我们在遭遇天灾人祸、亲人离别,或者生活、情感受挫的时候,出现抑郁情绪是非常正常的。还比如,做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会感到紧张;被别人无缘无故欺负会愤怒;怕工作做不好领导不满意而焦虑;遇到突然袭击,或一个人走夜路会产生恐惧。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抑郁及所有的不积极的情绪可能确实是一种对生物的生存繁衍有重要价值的体验。大家可能会不解,这种非常痛苦的体验还会有重要的价值?
历经亿万年进化而来的人脑是地球生命历史上最复杂、最强大的生物器官,但抑郁不积极的情绪为什么没被进化掉呢?既然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没有被淘汰掉,那它就一定有着某种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
第二、保护功能。抑郁、沮丧、恐惧这样的不积极的情绪一般会引起带有放弃色彩的行为输出,比如认输、逃跑。这些不积极的情绪可能起到保护我们,增加生存和繁殖机会的作用。例如,当我们听到枪声,是像特朗普那样选择尽快躲避,还是像安倍晋三那样先回头一望?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恐惧这样的不积极的情绪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能够放弃作为一个“社会人”镇定、镇静的“面子”,让作为“自然人”的人好歹能平安活下来。
再比如,在猴群中,一般来说只有领头的那只雄性才有交配的机会,所以每年公猴们都会为争这个首领位置激烈搏斗。但对一只天生身材瘦小的公猴来说,在尽快认输苟且偷生和死缠烂打壮烈牺牲的选择上,如何抉择更合理是不言而喻的。抑郁、沮丧和恐惧这样的不积极的情绪能够压制这只猴子争强好胜的本能欲望,毕竟生存才是硬道理。
第三、协调作用。在进化历史上,人类祖先总是要面对自然环境里很复杂,甚至互相冲突的信息。如果人脑只能机械地对一些信息做出一定的反应,很有可能会无所适从。比如,当一个人在追捕猎物时,耳边突然响起老虎的吼叫,猎物的视觉信息进入大脑会命令他继续追赶,但老虎吼叫的听觉信息进入大脑会命令他赶紧逃跑。这个人此时到底该怎么做?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情绪会起到强行让大脑不一样的区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作用。情绪就像是大脑的司令官,它下的命令正不正确我们暂且放在一边,但它至少能确保大脑在接收到自相矛盾的信息时不会“死机”,可以选定一个方向先行动起来。
第四、警示作用。相比纯粹的理性,情绪的工作方式要粗糙得多。比如被蛇咬了一次之后,看到蛇就害怕,这是典型的学习过程;而被蛇咬了一次,看到所有细长形状的东西都想要逃跑,这是情绪导致的反应。而且,不积极的情绪这套工具一旦被调用,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以后看到蛇后调头就跑,到了安全地带后该干什么干什么,是一种纯粹理性的决策过程;安全了还会觉得心惊肉跳,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被刺激。这种看起来粗糙、持久的不积极的情绪反应对我们的生存很重要,因为它能让我们在危险的环境里保持持续的警觉。又比如,我们听到枪声就会充分调动起全身的警觉——肌肉紧缩,随时准备逃跑;心跳加快,保证全身的氧气和能量供应充足;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为受伤的情况准备好——因为枪声可能预示着周围环境危险。要是每次都等到枪弹到了眼前才开始反应可能就来不及了。
虽然我们直觉上觉得抑郁等不积极的情绪不好,需要被克服,最好能永远消失,但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史上,它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守护者角色。不积极的情绪让我们也可以协调大脑的不一样的区域快速应对危险,也能避免我们陷入毫无意义的争斗和冒险。而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就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大脑中都已经事先安装上了包括抑郁情绪在内的多个不积极的情绪功能模块,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调用。
方全明,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非专业作品曾在《汉川文艺》《孝感报》《姑苏晚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及省市电台发表;创作的《塞砣子》在原湖北省卫生厅庆国庆55周年文艺汇演中获小品类一等奖;是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院歌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