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行报告看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最新进展与变化_新闻中心_火狐电竞官网入口-火狐电竞app官网

从央行报告看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最新进展与变化

时间: 2024-08-12 22:03:50 |   作者: 新闻中心

  人民银行10月27日发布《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下一阶段,将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于过去一年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报告总结称,2022年,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

  报告指出,2022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有所贬值。2022年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8.67,较2021年末贬值3.7%。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3014,最低为7.2555。242个交易日中,114个交易日升值,128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1.4%(1008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1%(681点)。人民币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的中间价分别较上年末贬值2.7%、升值2.5%、升值5.8%。

  报告同时指出,2022年,人民银行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2022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多数时间运行在100上方。总的来看,人民币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稳健,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2022年,中国银行对境内外工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情况做了市场调研,调查样本逾3600 家,其中,境内企业约2500 家,境外企业约1100家。调查显示:

  一是人民币结算货币功能不断深化。约有82.8%的受访境内外工商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这一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二是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会降低。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有18%的受访境内工商企业表示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这一比例较2021年有小幅下降。

  三是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有所提升。调查结果为,约有78.6%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当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流动性较为紧张时,会考虑将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这一比例较 2021年的调查的最终结果提升了7.4个百分点。71.8%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会优先使用人民币作为对华贸易融资货币,这一比例较2021 年的调查的最终结果提升了3.5个百分点,境外企业将人民币用于对华贸易融资的意向为近三年最高。

  在趋势展望部分,报告说明,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优化跨境人民币基础制度安排。以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夯实跨境人民币业务制度基础,加强本外币协同,提高政策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人民币使用需求。继续推进并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统筹规范贸易融资等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推进海南自贸港、横琴合作区资金“电子围网”建设。

  二是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继续优化国际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股票涉及的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安排,支持更多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营造便利、友好的人民币资产投资生态,更好满足全球人民币资产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持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有关政策安排,更好满足大湾区居民优质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境外贷款等融资类业务。支持更多境外央行、国际开发机构、跨国公司集团等优质发行主体在境内发行熊猫债,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证券。

  四是营造良好的人民币国际使用生态。加强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合作,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加大对清算行的政策支持,优化清算行全球布局,充分的发挥清算行连接离、在岸市场的“桥梁”作用。完善流动性供给机制,为离岸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动力。

  五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针对跨境资金流动也许会出现的顺周期波动风险,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监管间的配合,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呈现一系列新进展、新变化。

  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2022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18.2%。2023年1—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24.4%,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提升。2022年末,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债务证券存量为1733亿美元,排名升至第7位,同比提升2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3.9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排名第三。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第二。

  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更加活跃。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并扩大资金互换规模,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2022年以来,先后在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新设人民币清算行,海外人民币清算网络持续优化。2022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5万亿元,重回历史高位。国际清算银行2022年调查显示,近三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