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明确24年工作重点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深化金融改革等_新闻中心_火狐电竞官网入口-火狐电竞app官网

央行明确24年工作重点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深化金融改革等

时间: 2024-10-02 15:13:24 |   作者: 新闻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1月5日公布消息,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4日至5日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并部署2024年工作。

  会议强调,要精准把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定位;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有力有效支持经济稳定增长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有序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部署了2024年要重点抓好的十项工作: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稳妥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热情参加国际金融治理,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推动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上的水准;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工作。

  针对货币政策,会议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稳步的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注重新增信贷均衡投放,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逐步优化信贷结构,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全年可持续快增长;价格上,兼顾内外均衡,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就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会议要求,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继续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作用;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落实;持续做好乡村全面振兴金融服务工作;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

  为稳妥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会议提出,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置换等手段,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作情况的监测分析;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抓好“金融16条”及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各项政策落实;推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常态化风险处置职能;持续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会议明确,加强完善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体系,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人民币使用;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布局,加强国际间货币合作,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加大跨境支付系统建设及拓展力度。

  为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上的水准,会议要求,快速推进重点金融法治工作;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发展工作;构建与经济结构转型相匹配的现代金融统计监测机制;着力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有序推进信息科技系统整合;快速推进国家金库工程建设等。

  会议还要求,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工作。落实好分支机构改革方案,统筹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升级、制度机制调整等工作。

  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市场利率下行,引导商业银行有序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强化对科学技术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强化制度和机制建设,推动稳妥处置重点区域和重点机构风险。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

  牵头设立中美、中欧金融工作组。热情参加国际金融治理,加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国央行等对话沟通。牵头推动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工作。

  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区域金融改革高质量推进,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取得成效。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与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进一步便利和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优化人民币国际使用和货币合作网络。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人民币跨境收付、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功能增强。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出台。加强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数据共享。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服务的品质不断提升。

  要准确把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定位;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有力有效支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有序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稳步的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注重新增信贷均衡投放,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逐步优化信贷结构,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全年可持续较快增长。

  价格上,兼顾内外均衡,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继续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作用。

  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逐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

  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置换等手段,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

  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抓好“金融16条”及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各项政策落实。

  推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常态化风险处置职能。

  依托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平台,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

  进一步完善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体系,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人民币使用。

  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治理机制,持续优化宏观审慎压力测试机制,完善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

  着力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持续推动优化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提升手机支付便利性,引导重点银行和支付机构优化我国居民和境外来华人员账户服务。

  落实好分支机构改革方案,统筹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升级、制度机制调整等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